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习主席在《意见》中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大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药品研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让这一中华文明瑰宝焕发新的光彩!
盛国芳,男,中共党员,1964年9月出生,江苏丹阳市人。主任医师(教授)、药学师、国际资深中医讲师、中医骨伤科医师、北京国芳医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国芳中医院院长。国医大师李佃贵中医传承弟子、国医大师李佃贵中医传承工作室、北京李佃贵国医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健康服务适宜技术分会 “常务理事”,慢性病康复适宜技术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阅盛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中医临床几十年来,一直以来以带头倡导发掘好、传承好、保护好中医药为己任。
擅长:各种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肩周炎、关节炎、痛风、腱鞘炎、颈椎引起的头痛头晕、运动受伤后遗症、胃寒、宫寒、痛经、月经不调、骨盆错位引起不孕症、肥胖症等的研究。
正骨手法的复位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病因分型中颈椎关节功能紊乱型的主治法。它是以中国医学传统的伤科正骨、内科推拿法为基础,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根据脊椎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研究出的治疗脊柱关节错位,椎间软组织劳损,关节滑膜嵌顿和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有效方法。这种手法既治骨又治软组织、具有准确、轻巧、无痛、安全及有效的特点。
一、国芳医学-点穴疗法
国芳医学-点穴疗法,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是医者根据不同病种和病情,在患者体表适当的穴位或特定刺激线上,涂上国芳医学-渗透发热活络祛痛膏,用手进行理经、拨经、点,按,掐、拍,叩等不同手法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作用使体内的气血畅通,促使已经发生障碍的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预防疾病 的一种方法。因这种方法,主要是在人体穴位上用手指点、按,所以叫做“点穴疗法”。
中文名:国芳医学-点穴疗法
特点:不打针、不手术、不吃药、不用任何工具
对象:体表穴位
目的:治疗各种疼痛
国芳医学-点穴疗法简介:
点穴的手法分为平揉法、压放法、皮肤点穴疗法,经络循按法、五行联用法等五种基本手法。此外,还有头部推运法、背部循压法、四肢摇运法等及其他辅助手法。
二、平揉法:
平揉法是指平而揉之之意。所谓平,即不许偏斜,保持适当的水平。“揉”是按着摩的动作,是“按劲”和“摩劲”两者互相结合的动作。按劲是重手按住肌肉不动,摩劲是轻手摩着皮肤不停;不动为静属阴,不停为动履阳。而揉是“按”、“摩”结合的发挥,具有调节阴阳的作用。
平揉法的具体操作是:
术者的中指端点在患者的穴位上,继从拇指端抵中指内侧第一指关节,再以食指与无名指紧压中指第一指关节的外侧,以作辅助中指之势,便于中指的操作。然后,用中指端在穴位上,作圆卷形的平揉,含有按、摩两者之意。因而,揉的指端面,应陷入穴位皮肤之下,这样揉动,就可以不离开皮肤。平揉1个圆圈为l次,一般以50-100次为标准。而次数的增减,应随着病情来决定。
平揉法的揉转,虽然是在穴位上操作,但由于连续平揉的刺激,在穴位组织中,也引起酸麻或酸困等感觉,能使穴位组织发生变化,引起生理上的机能调节,而发生抵抗疾病的作用。同时,在揉的动作上,不论速度的快慢,都会直接地促进血液的循环。根据血液循环在人体组织的生理关系,这一手法,在整个点穴中是非常重要的。
手法的轻重,要根据病人体质的肥瘦、病情的新久而定。体质瘦弱和病情长者,用轻手法;体质肥壮和新病者,用重手法。但有时肥壮者也有用轻手法,瘦弱者也有用重手法。这样的变化方法,是根据疾病的特殊情况而灵活决定的。
左右平揉的标准:向左手揉,或是向右平揉,是以患者的位置来决定左右的。揉患者的左侧或右侧穴位时,不论是阳经的穴,或是阴经的穴,从右往左向上揉转,为之向左平揉。反之,从左往右向上揉转。为之向右平揉。
左右平揉与补泻:左与向有平揉的补泻方法,可加强其调节阴阳之不足。这是根据十四经,在人体循行起止关系,及左阳右阴升降问题,结合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迎随补泻。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揉左侧穴位时,向左平揉,即从右往左揉;向上随着轻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经揉转为之泻。揉右侧穴位时,向右平揉,即从左往石揉;向上随着轻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轻揉转为之泻。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揉左侧穴位时,向右乎揉,即从左往右揉;向上迎着轻揉转为之泻,向下随着经揉转为之补。揉右侧穴位时,向左手揉,即从右往左揉;向上迎着轻揉转为之泻,向下随着轻揉转为之补。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揉左侧穴位时,向右手揉,即从左往右揉;向上迎着轻揉转为之泻,向下随着经揉转为之补。揉右侧穴位时,向左平揉,即从右往左揉;向上迎着轻揉转为之泻,向下随着轻揉转为之补。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揉左侧穴位时,向左平揉,即从右往左揉;向上随着轻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经揉转为之泻。揉右侧穴位时,向右平揉,即从左往右揉;向上随着轻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经揉转为之泻。
督脉经从尾骨上走头部:向左平揉,即从右往左揉;向上随着经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经揉转为之泻。
任脉经从小腹中线向上走:向右平揉,从左往右平揉;向上随着轻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轻揉转为之泻。
平揉补泻,是以男性为例。如果对女性用平揉补泻时,左右相反。即男性向左平揉为补,女性则向右平揉为补;男性向右平揉为泻,女性则向左平揉为泻。
手揉法的作用:
平揉在穴位上所起的作用,是使经络的本属得到调整,改变了气血在经脉中的循行现状,使人体生理机能产生一种新的变化,影响到本经有关表里脏腑等各方面。总的来说,平揉是调节阴阳不平衡现象,能补虚,能泻实,可升,可降,消积,除满,具有推陈致新等作用,为点穴中的主要手法。
平揉法的应用在临床:
不论用补法,或是用泻法,或是平补平泻法,必须配合手法的轻重,揉转速度的快慢,并结合病势的轻重缓急、患者体质的强弱胖瘦以及男女老少等不同关系,随机掌握,临症应变。
平揉法在临床应用上平揉法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一般疾病都可选用。在手法配合上,常与压放法配合使用,与其他手法也可配合。在操作上,单手中指可以揉,双手中指也可以揉;向左平揉也可,向右平揉也可,以术者手顺为是。如果对于某一种病不见效或收效不大时,即可选用平揉补泻方法。